首页 虎符交易所文章正文

那个让老师骄傲的“调皮”班级!30年同学聚会,还伴有一封来自贵州的感谢信

虎符交易所 2025年10月08日 16:31 1 Connor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家屏

空气里充满了“是你吗?”和“真的是你!”的循环。

老师好!同学好!受访者提供

长假期间,杭州学军中学西溪校区群星楼高三(2)班的教室里来了一群特殊的学生。虽然身着校服,但35位同学笑意盈盈的眼角多多少少都带有岁月的痕迹。4位已经退休的老师风采依旧,佩戴鲜花的他们声音洪亮、思路敏捷,时光仿佛在他们身上停驻。

这是学军中学95届2班+4班(4班是文理分班后的文科班)举行毕业30周年同学会。年龄最大的老师已过八旬,距离最远的同学从美国赶来。

熟悉的校园,熟悉的人群,陌生的青春,如梦如幻。

进入教室,看似随意落座,却也是当年的座位。前后左右一喊名字或者绰号,一切都回来啦。

再次穿上学军中学校服。受访者提供

展开全文

四位老师再上一堂课,高考数学卷还做得出吗

教室经过精心布置。正前方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老照片——那些穿着运动服、塑料凉鞋、顶着乌黑浓密头发的身影,在泛黄的色彩里,冲着现在的大家没心没肺地笑着。还有当年用过的教科书、学生证、毕业证、校徽、电影海报等,诉说着往昔无忧无虑的日子。

30年前用过的课本。受访者提供

角落的“时光墙”最是催泪。一边是泛黄的高中毕业合影,每个人都青涩得能掐出水来,清瘦苗条,肆意张扬;另一边,是快要知天命的35位同学,介绍各自三十年走过的光阴,坦坦荡荡,细数尴尬挫折,静水深流中完成了时光穿梭。有人扬起指尖,遥指照片上那个曾经的自己,或许偶尔一秒也划过那个曾经偷偷注视过的背影。

专注的眼神。受访者提供

谁翻墙出去荡荡儿被逮个正着,谁跑上天台逃避做操,谁在后排看漫画被点名提问……这些尘封的趣事被一一打捞,引来阵阵哄笑。那些当年觉得天大的烦恼和压力,如今都成了美好往事。

受访者提供

四位老师精神矍铄,他们当年教的分别是历史、数学、英语、语文。无论是“惊喜”,还是“惊吓”,都要尽量再现当年的课堂——按照同学会组委会的特别策划,四位老师再次为同学们上一堂课。

首先登场的戚青平老师声音洪亮,包含着作为“班主任”的欣慰与骄傲:“对你们而言,曾经的少年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实事求是地说,你们是我带过的最调皮的班级,没想到你们的发展远超我的想象。”

掌声响起!

同学会上的听课环节。受访者提供

实打实的李典白老师一上讲台,就往群里转了高三周末练习试题:“来,大家看看第14题。”

寒流来袭。不了解组委会安排的同学们忙不迭地划开手机——A、B、C、D、E、F是同宿舍的六位同学,在食堂排队取餐,其中A、B、C三人两两不相邻,A和D必须相邻,这样的排队方法有几种?

教室顿时安静,只听见电风扇来回送风。

“哪位同学可以上来解一下题目?”

好在同学们已经成功把基因传递下去,坐第三排的曹同学一个眼神,她帅气的儿子站起来,这位学军的小师弟迎着李老师欣赏的眼神两步来到讲台,粉笔屑“落英缤纷”。台下的同学们点头附和。

曹同学的儿子上台解题。受访者提供

最后一题是2025年高考数学卷上的。看着尿遁返回的同学们,李老师神秘一笑。不少同学瞳孔震颤……好在班级里理工科博导不少,他们手持话筒,与李老师的讲解一唱一和。

老同学联手公益救助,挽救的不仅是一条命更是一个家庭

晚饭时分,大家一直要求开喝小时候最喜欢的粒粒橙,举杯共庆“终于长成了老师们放心的模样”。

受访者提供

同学们还请来95届5班陈育伟同学作为特邀嘉宾,一起向老师们汇报自己“不务正业”(超出职业范围)的公益行动——他们最近收到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这是当年他们接力救助的贵州人高佐鹏的二女儿高邦裕代表全家写来的。

时光回到2017年8月,面对因为囊中羞涩、负债累累打算中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高佐鹏,他的主治医师张匀决定请假奔赴病人的老家——距离杭州1600多公里的贵州省镇远县天池村。亲眼目睹这个家庭的困难和无助后,张匀开始想尽一切办法为高佐鹏筹集治疗费用。张匀的高中同学纷纷加入,远在芬兰的陈育伟发动海外同学,积极响应。

钱江晚报报道此事后,各方涌来的善意使款项迅速达到40多万元,最终经全力救治,高佐鹏顺利治愈出院。

钱江晚报2017年8月5日2版

钱江晚报2017年8月6日3版

这封感谢信中究竟写了什么?

“爸爸病重时,姐姐刚刚高中毕业,我和弟弟都才小学。因为当年的经济压力,姐姐原本打算不上大学了。正因为有你们的帮助,她上了大学,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如今早已毕业。弟弟今年刚刚大一,我去年上的大学,以后有考研的打算。现在,父亲的身体早已康复,能像从前一样陪着家人散步、聊天,家里的生活也重回正轨,充满了久违的笑声。父亲一直在浙江打工,聚少离多,家里是母亲一直在打理,种种稻谷,种种菜,喂鸡鸭,今年还养了两头猪。我们家也在当年政府危房改造的政策中,修建了新房子,不再是当年的小木屋。我们时常会和父亲说起当年你们的帮助,也一直记得这份恩情,学着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当年他们一天吃两顿,每次弟弟到地里挖点蔬菜,二姐负责做饭。受访者提供

收到信的日期是2025年9月22日。这天傍晚,得知张匀、陈育伟等要举行毕业三十周年同学会,高佐鹏打了微信电话表示祝贺。当时他正在加班,电话一接通,他声音洪亮,中气十足。现在的他就想好好干活,好好生活,踏踏实实享受浙江恩人们带给他的第二次生命。

他在萧山临浦的杭州金鹭家私制造公司工作,干的还是老本行:木工。当年康复后,他又回到浙江,在上虞、绍兴、萧山工作——“好地方,活稳定”。

他有3个孩子,大女儿高娜今年28岁,二女儿高邦裕,今年21岁,小儿子高俊杰,今年19岁。大女儿目前在杭州下沙一家医疗机构做行政工作,去年已和同乡小伙喜结连理。二女儿在遵义医科大学上大二,英语专业,以后有考研的打算。小儿子今年刚上大学,在贵阳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计算机专业。二女儿自小成绩优异保持至今,这让49岁的高佐鹏很是自豪。孩子们也是他独自在离家千里的异乡打拼的动力,“要供完两个小的孩子上大学”。

纸短情长,当年这个小女孩在老家负责给奶奶和弟弟做饭,转眼间已经成长为对个人发展有思考有规划的青年。

高佐鹏的体重从生病时的94斤恢复到了120斤,血糖也降下来了,偶尔有点波动。他说:“自从我被张医生救回来以后,我身体从来没有感觉有啥不舒服的!平时滴酒不沾,也不吃甜食。”

电话里,他多次邀请张匀和曾经帮助过他的素不相识的好心人到他家做客——起了砖瓦小楼,是村里最大最漂亮的。“我老婆(高)以莲在老家种种地,现在好日子,当年根本不敢想。”

高佐鹏和妻子高以莲在自家新房子二楼。受访者提供

高家大女儿高娜和大女婿。受访者提供

二女儿高邦裕在大学校园。受访者提供

小儿子高俊杰在大学寝室里。受访者提供

高佐鹏在老家盖了新房。受访者提供

木结构老房子还在。受访者提供

校友会大力支持,“我为学军人而自豪”

当年的国庆节后,高佐鹏病愈出院,回老家休养。而学军中学校友会会长杨芳菲女士和代表们一起跋山涉水,赶往高佐鹏贵州的家,带去浙江人对他们全家的问候和众多慰问物资,尤其鼓励孩子们要好好学习。

2017年,学军中学校友会去贵州高佐鹏家慰问。受访者提供

这顿饭的所有荤素食材以及大米都是学军校友会采购带去的。受访者提供

鼓励三个孩子要好好学习。受访者提供

给孩子们送去课外读物。受访者提供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那个发生在8年前的故事,完美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善举,一位外科医生、一位科学家,在一群同学校友的支持下,和众多善良的人团结起来,用接力来温暖一座城市,并最终完满收尾。

然而在事情过去多年之后,张匀和陈育伟却说,这件事对他们的影响和助益更多,他们看到了平凡人身上涌现出的大爱之心。

张匀和陈育伟向老师汇报自己的近况。受访者提供

张匀目前是浙大一院营养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医师。如今,他还致力于营养与健康的科普工作。

彼时,陈育伟担任芬兰地球空间研究所遥感电子学方向的首席科学家。他曾设计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激光高度计的核心部件激光回波探测器。如今,他听从祖国的召唤,回到国内工作。

同为博导的他们,毕恭毕敬地向老师汇报自己的公益善举——这份获得感和满足感,纯粹。

陈育伟说,同学们一起做公益事业打开了他生命体验的另一个维度。参与老同学们联手的公益活动后,“我觉得作为学军中学的学生,现在对名校有了更饱满的认识。我们不忘初心、努力去做,不管我们是什么行业,做什么工作,合众人之力,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再次佩戴学军中学校徽。受访者提供

他们于1993年-1995年,在学军校园度过自己的15岁、16岁、17岁,高考后即将奔赴各自前程时,他们曾经如此相约——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三十年如白驹过隙,如今快要知天命的他们自豪地回答:一片冰心在玉壶。

30年后再拍集体照。受访者提供

标签: 感谢信 贵州 伴有 调皮 班级

发表评论

虎符交易所-国内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虎符中国站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