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文章正文

怎样才能选择一段安全不受伤的关系?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2022年08月20日 09:37 121 Connor

作者:罗近月

在现实的婚恋问题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例子:

A女士,有一个安全又稳定的婚姻和家庭,却陷入了让人危险又兴奋的婚外情;

B女士,一直处于痛苦又不确定的恋爱关系当中,极其渴望安全而稳定的情感。

得到的,永远不够好;得不到的,却成了内心放不下的渴望。

恰恰如此,滋生出了太多的情感问题。

安全与冒险,稳定与刺激,一边是停不下的贪心和追逐,另一边是逃不掉的痛苦和折磨,为什么不能选择一段安全不受伤的关系?为什么我们总是很容易让自己置于危险的火坑当中?

01

对于情感

展开全文

为什么我们总是那么贪心?

比如,在理智上他们非常清楚不该涉入一段不安全的情感,但是实际上却无法控制自己。

在理智上觉得应该尽早结束一段没有未来的感情,但是却一直藕断丝连。

明明自己不想要这么做,却又一直与自己的意愿背道而驰,然后一次次受伤,一次次自我谴责和攻击。

对于情感,为什么我们总是那么贪心呢?

其实,想想我们长大的过程,想想那个走向游乐场的孩子,就不足为奇了。

在游乐场玩耍的孩子,当他确认母亲在那里不会走开时,他就有了去探索新鲜玩意儿的渴望。

而当他发现母亲会离开时,他就会退回到母亲身边,先确保自己的安全。

在这样的冲突当中,安全和冒险,总是交替出现,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长大之后,我们已经不再是那个游乐场里的孩子,妈妈也不再是那个现实世界的妈妈,但在内心里,安全与冒险的游戏其实从未停止。

当你在大风浪之中渴望安全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只要安全了,就会永远留在这个安全港湾,可你总会在安全之后,再次出发去冒险;

当你厌倦了一直留在风平浪静的安全里,你会多么渴望可以去驾驭惊涛骇浪,你会觉得永远不要回来该多好,然而你又会在危险中再次渴望安全。

所以,在情感的世界里,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自己只要怎样,那就是最美好的一辈子。

而实际上,对安全和冒险的需要总是交替出现,想法也总会在变。

从没有一个位置能让人完全满足。如果你眼下觉得哪一个最好,只因为那是你此刻想要被满足的一种渴望,等到满足之后,又可能是另一回事了。

而实际上,我们不需要去责备或者强行抑制本能的冲动,而是要去认识它、了解它,才能让这些内在的本能需要更好地为自己所用,而不是任由它牵引着去破坏自己的生活。

02

成长的阶梯:

在感觉里翻腾,在现实中受挫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当眼前有着一些目标等着要去实现时,会感觉到精力充沛;

而当在实现的过程中遇到挫败,又或者真的实现了目标时,又会陷入疲惫无力的状态。

真正有力的位置,其实是在感觉里体验到的。而在实际的位置,随着现实检验的发生,我们感觉其实并非会那么好。

到了亲密关系里,或者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这种想象感和现实感也总是交替出现。

我们会先有一些想法或者期待,然后希望获得满足,这时候感觉里会变得很浓烈,然后现实会给我们一个确认,满足了,或者没有被满足,我们就被现实铆定了一点点。

在感觉里翻腾,在现实中满足或者受挫,这就是最基本的成长基调。这就好比我们要修建一个稳固的建筑物的地基,就需要先堆一些土,紧接着要把这些蓬松的土填实。

成长的过程就是这样,我们有很多原发的渴望,但是无论这些渴望是被粉碎还是被满足,都会经历受挫的体验。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受挫的过程,在感觉总是想要被足够的满足,但是这种满足却一直无法实现,哪怕暂时实现了也不会满足。

总之,这种满足,永远都跟不上我们感觉里的需要。我们自然就会时常体验到感觉和现实的差距,这种不被满足的痛苦,就是成长的代价。

03

那些深深迷恋的安全与自由

你找到了吗?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从本能的位置,你会一直着迷于安全和冒险的游戏,所以无论是情感还是自我实现,只要你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永远都不会有真正被满足的一天。

那么,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就只能顺应本能的需要,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抓一个丢一个呢。如果你真的这么任性而为,也没有什么问题。

只是,从人作为高级物种的位置来看,我们是可以活出人生意义的,我们可以超越动物性的局限,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个游戏玩得更高级。

比如,在一段安全的婚姻关系里,是否可以在一本正经的格式化相处之外,有照顾彼此的趣味冒险部分呢?

又比如,如果一份工作和事业,让你感觉非常安全,但是又缺乏激情,能否在工作之外给自己一些冒险和充满创造性的空间呢?

再比如,如果一份关系本身就充满许多不安全和不稳定的因素,那么是否在此之外,也可以创造一些确定的约定呢?

到目前为止,这个社会本身虽然存在着很多偏见,但也可以容纳多元选择的,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去选择和过好自己的人生。

虽然,成长的需要,本身就是一种痛苦和挫败的体验,但是如果多一些意识和觉察,我们其实是可以更安全的去体验现实的冲击,而不是直接把自己丢入无限的危险当中。

所以,对于每一个在现实中痛苦的人来说,与其彻底改变关系或者事物的本质,不如先学习去平衡。

唯有把这些本能里的需要,转化或者升华为一些不对生活造成破坏性的部分,我们才能既拥有内心世界的广阔空间,也能在现实生活中活出自己的样子!

—The end—

作者:罗近月,资深心理咨询师,专栏作家,致力于发展和解决女性原生家庭、婚恋情感与自我实现等议题,陪伴迷茫中女性看见自己,过有选择的人生。著有《生活需要幸福力》等多本心理自助书籍,新书《不迎不拒,向喜而生》上市热卖中,(ID:meilingxinli)。

作者简介

若杉心理创始人

已出版作品《阅己:做自己的心理顾问》

《停止内耗:过一个不累的人生》

人生最大的理想是:

见不同的人,听不同的故事,写不同的文章

我们的咨询室

心理咨询预约

标签: 受伤 才能 关系 选择 怎样

发表评论

虎符交易所-国内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虎符中国站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